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太倉港口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
《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6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若干措施
為加快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決策部署,以及《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蘇政辦發〔2022〕34號)精神,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更大力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充分發揮投資關鍵作用,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礎設施投資持續穩定增長,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結合蘇州實際,特制定本若干措施。
一、聚焦重點領域加大投資
加強網絡型、產業升級、城市、農業農村、國家安全等五大類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大新型基礎設施、交通、物流、能源、水利、城建、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民生、安全保障等領域投資力度,加快構建高水平基礎設施服務體系。
(一)加強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全面加快綜合交通樞紐、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過江通道、高速公路、國省道干線公路、港口航道等項目實施步伐,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設,列入下半年開工計劃的項目如條件具備,力爭三季度全面開工。
能源基礎設施領域,加快電網、油氣管網、大型發電工程、儲能設施、LNG接收站等能源項目建設,推進一批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項目。
水利設施領域,著力加快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實施進度,積極推進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國家水安全專項、區域治理等項目建設,扎實開展一批項目前期工作,前期工作成熟的項目力爭年內開工。
(二)加強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
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加快5G網絡、工業互聯網、泛在物聯網、IPv6規模部署、充(換)電站等項目建設步伐;布局建設新一代超算、云計算、人工智能平臺、寬帶基礎網絡等設施;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
物流倉儲設施領域,高質量推進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糧食物流樞紐、糧食和物資儲備庫、農批市場等項目。
(三)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城建設施領域,重點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快速路、架空線入地、易淹易澇區整治等項目,有序推進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設;加強智能道路、智能電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礎設施建設。
民生設施領域,重點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燃氣管網、供排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領域,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治理、太湖水環境治理等工程,加快實施垃圾、污水、固廢處理等項目。
(四)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高標準農田和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完善農村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進農村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開展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五)加強國家安全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能源儲備、糧食安全、防災減災、公共衛生應急等設施投入建設力度。
充分發揮各領域重大項目引領帶動作用,納入各級重大項目清單的基礎設施項目,慢于序時進度的要重點關注、及時分析原因、逐項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局、市糧食和儲備局、市通管辦、蘇州供電公司、蘇州城投公司、蘇州軌道交通集團、蘇州交投集團、蘇州水務集團等,各縣級市<區>政府<管委會>。以下政策措施均需各縣級市<區>政府<管委會>落實,不再單獨列出)
二、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
通過優化審批提速增效、加快落實項目建設條件等措施,加大項目前期力度,推動新項目盡早開工。
(六)優化審批提速增效。
依法依規加快基礎設施項目審批(核準、備案)、規劃用地、用林、環境影響評價、防洪影響評價、施工許可等手續辦理,優化考古勘探、文物保護評價等辦理流程。相關責任部門開通綠色通道,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
(七)加快落實項目建設條件。
各縣級市(區)和項目單位加快做好項目征地拆遷、市政配套、工程招投標等準備工作,落實好資金、用工、設備、原材料等,確保項目盡快具備開工建設條件。
(八)推動新項目開工。
納入省、市交通、水利等投資計劃,以及列入地方政府投資計劃,當年新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三季度前開工率力爭達到90%以上。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文廣旅局、市行政審批局等)
三、多渠道加大項目建設資金投入
切實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資金等各類政府投資。列入各級政府投資計劃的基礎設施項目,財政建設資金應根據工程序時進度及時撥付,應撥盡撥。
(九)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
按照省級部署如期完成全年專項債券項目上報工作,配合省級做好三季度末完成全年發行任務。各地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督促項目主管部門和項目單位,將專項債券資金盡早投入項目建設,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按上級部署,擴大專項債對交通、物流、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支持范圍。
(十)加快中央預算內資金撥付使用。
新下達的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到位后,要立即投入到項目建設上,及時落實地方資金;以前年度下達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建項目,要加快資金支付進度,督促項目如期完工,確保預算內資金早見效。
(十一)發揮專項資金政策導向。
加快基礎設施領域相關省級、市級專項資金安排使用,優先支持在建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十二)積極爭取政策性金融支持。
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充分發揮低息、長期貸款引導作用。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蘇州銀保監分局、國開行蘇州分行、農發行蘇州分行等)
四、切實強化項目要素保障
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著力破解各項要素制約,依法依規強化保障。
(十三)強化項目用地保障。
重點保障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對于需要單獨選址的項目,各地優先申報、爭取省級優先保障,建立市級部門聯審機制,開辟綠色通道。充分利用現有機制,及時梳理上報需要國家、省級層面保障用地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大土地存量盤活力度,適當向基礎設施項目傾斜,進一步提高利用效率。
(十四)加大能耗、污染物總量平衡等指標統籌力度。
加大資源統籌力度,對于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支持爭取國家能耗單列;污染物總量平衡指標等向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適當傾斜。
(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等)
五、創新投融資機制
堅持多輪驅動,發揮政府和市場、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多方面作用,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
(十五)加快推動基礎設施REITs試點。
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保持健康發展,鼓勵在更廣領域開展創新探索,落實發行前資產重組和設立環節的所得稅計量與繳納等便利政策措施,對于回收資金再投資符合條件的新項目,積極支持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
(十六)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規范發展。
更好發揮有效市場作用,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市政、交通、生態環境等補短板領域,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十七)發揮政府投資基金撬動作用。
規范發揮各級政府投資基金引導和撬動作用,適度推動對基礎設施領域的股權投資。
(十八)健全政銀企合作對接機制。
定期梳理和提供基礎設施項目融資需求項目清單,通過項目對接會等方式,向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推介重點項目;積極發揮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作用,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搭建線上對接平臺;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貸款投放力度,鼓勵以投貸聯動方式支持項目建設;更大力度創新體制機制,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蘇州銀保監分局、人行蘇州中支,蘇州軌道交通集團、蘇州水務集團、蘇州交投集團等)
六、建立健全項目推進協同服務機制
要主動靠前服務、及時跟進服務、精準精細服務。堅持高質量發展導向,以億元以上基礎設施項目為重點,注重全面梳理、準確分類、快速解決,緊盯項目投資完成率、開工率、建成達產率,采取定期會商、通報督辦的方式加快推進,做好與重大項目管理實時共享信息、協同推進項目;億元以下項目由各縣級市(區)牽頭推進。
(十九)明確部門職責分工。
市發改委負責定期跟蹤億元以上基礎設施項目實施進展,牽頭項目問題分類轉辦;市財政局負責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資金保障,及建設全過程中資金財務活動的監督管理;市住建局負責城建市政領域基礎設施行業監管;市交通局負責交通領域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及行業監管;市水務局負責水利水務領域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及行業監管;市行政審批局負責基礎設施項目的審批服務;其他部門按部門職責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服務工作。
(二十)全面梳理問題。
反映問題要“全”,各級發改部門主動梳理,定期跟蹤項目實施進度,理清審批進程、施工需求、要素保障等各類問題;各地各部門主動報送,及時反饋本地區本領域項目存在的困難問題;加強多方征集,借助“12345”便民服務平臺,多渠道及時了解企業困難和服務訴求。
(二十一)準確分類轉辦。
轉辦問題要“準”,各級發改部門匯總問題后,按項目屬地、主管部門、管理層級、輕重緩急等進行分類,及時轉交各地各部門;各地各部門收到問題清單后,做好研究分析,按條線推動問題轉辦;難以明確主管部門的,按業務主管關系,由行業部門分條線向上級溝通匯報,明確解決路徑、方案。
(二十二)快速有效解決。
解決問題要“快”,針對項目實際需求和合理訴求,各地各部門可以解決的問題,一定要迅速響應、馬上落實;涉及多部門、跨層級的事項,通過視頻會商、現場調度等方式及時協調,確保解決問題;需要國家、省解決的問題,加強溝通匯報并及時反饋。
(二十三)方法靈活多樣。
鼓勵各地采取靈活多樣的工作方法,各級發改部門會同行業主管、要素保障等部門,采取定期會商、在線會商、不定期調研、板塊部門聯動等方式,推動問題解決;發揮各級政務服務大廳重大項目服務專區作用,做好項目跟蹤、綜合協調、精準指導,健全便利高效的重大項目服務鏈,實施幫辦代辦服務;必要時可予以通報、督查。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資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行政審批局等)
七、加強施工現場組織調度
建立健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施工現場科學管理機制,按照要求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確保在建項目順利實施。
(二十四)嚴格規范施工現場組織管理。
認真做好施工人員安排,根據施工進度,提前制訂施工人員需求計劃、提前組織施工人員進場;強化施工人員現場管理,嚴格進出人員、車輛信息查驗,視疫情防控形勢,必要時施工現場可實行閉環管理;科學安排施工現場人員、車輛、物資運輸,優化生活區空間布局,相機實行分區管理,具備條件的施工現場必須明確標識作業分區、交通流線;優化施工方案,合理控制不同作業隊伍間人員流動,減少人員交叉、聚集;根據疫情波動情況適時增加核酸檢測頻次。
(二十五)嚴格做好施工現場物防管理。
加強宿舍、辦公區、衛生間等人員集中場所通風、保潔,及時開展預防性消毒,建立暢通安全的生活物資采購渠道,合理儲備口罩、醫用手套、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完善施工現場信息化管理水平,健全遠程可視、人員信息動態查詢等功能。
(二十六)因地制宜落實精準防控要求。
結合地區、項目實際情況開展差異化精準防控,重點項目做到“一項一策”。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衛生健康委等)
八、強化物資運輸需求保障
強化物流設施保障力度,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全力做好物資運輸需求保障。
(二十七)全力保障物流設施有序運轉。
進一步打通交通物流大動脈和微循環,保障各類交通樞紐、物流樞紐的陸島運輸等有序運行,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港口碼頭和航道船閘應開盡開,按要求嚴格落實交通查驗措施,嚴禁“層層加碼”;根據全省部署,加快推進應急物資中轉接駁站建設,保障重要生產生活物資、防疫物資中轉。
(二十八)多種運輸方式結合。
各縣級市(區)及時更新發布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疫情防控要求及相關涉疫信息;發揮不同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充分利用鐵路、水路運力大、點對點優勢運輸大宗建設物資,確保港口、碼頭等集疏運暢通。充分發揮各類物流運輸行業協會商會作用,為企業提供精準貨運服務,有效提升運力,降低物流成本,穩定供應鏈產業鏈。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工商聯,蘇州新城投資公司等)
九、加強項目謀劃儲備
堅持立足長遠、高點謀劃,允許適度超前,形成項目滾動實施機制。
(二十九)堅持立足長遠。
強化基礎設施發展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生產力布局和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指導督促項目單位加強研究論證,確保儲備項目依法合規、質優量足,形成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滾動實施機制。
(三十)堅持高點謀劃。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十四五”規劃,堅持高點站位、立足市情實際,加強跨部門、跨地區、跨領域研究論證,聚焦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確定的方向、領域和任務,持續謀劃儲備更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
(三十一)支持適度超前。
允許適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同時準確把握好超前建設的度,注重綜合效益。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等)
十、切實防范各類風險
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切實防范宏觀調控政策、違法違規建設、基礎設施安全管理等各類風險。
(三十二)切實防范宏觀調控政策風險。
嚴格落實國家、省、市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宏觀政策、產業政策,堅決杜絕違反產業規劃、能耗控制等大干快上項目;嚴格落實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各項要求,根據項目輕重緩急、建設時序,合理安排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堅決杜絕未落實資金來源、超越地方財政承受能力的項目建設。
(三十三)切實防范違法違規建設風險。
建立健全政府投資重大項目集體決策機制,不斷強化社會投資項目規范管理;依法依規推進項目開工建設,嚴禁“未批先建”“邊批邊建”“邊勘察設計邊施工”,禁止違規開工、虛假開工;項目單位要通過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如實報送項目開工建設、建設進度等信息,各有關部門要通過在線監測、現場核查等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三十四)切實防范基礎設施安全風險。
落實基礎設施安全管理相關要求,在前期論證中強化對基礎設施項目實施過程安全風險點梳理、科學制定安全防護措施;進一步抓細抓實安全生產工作,全面排查和防范各項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實加強工程質量控制,將基礎設施項目打造成優質工程。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應急局、市行政審批局等)
各縣級市(區)發改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將建立健全項目推進協同服務機制等貫徹落實情況于7月15日前報市發改委。各地和市有關部門要科學謀劃、超前規劃,主動擔當、真抓實干,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工作取得實效,不斷完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切實強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相關政策解讀:關于《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