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航“十四五”,奮進新征程。系列報道《說說我們的“十四五”》,關注蘇州的發展藍圖。評價一座城市是否受歡迎,是否“有人氣”是常用的標準之一。有人才能有為,有人才能創業,有人才能創新。一座城市能不能吸引人氣,最關鍵的是什么?蘇州畫出了自己的藍圖——要高水平建設“宜居之城”。
在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范從來看來,蘇州提出高水平建設“宜居之城”,實際上正是為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打造一個引領中國現代化的“蘇州模式”所畫下的濃重的一筆。而能否打造“宜居之城”,提高中心城鎮的城市能級是關鍵。
范從來認為,蘇州要改變過去分散布局的城鎮空間規劃,努力在中心城區做到讓各種先進生產要素向中心城鎮集聚;同時,要對中心城鎮功能進行優化,大力發展社會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從人的生命來講,就是幼有所教,老了以后老有所養,這個中間可以創業,是創業之城。把這三端都安排好了以后,我相信我們宜居之城就建成了”,范從來說。
如今,蘇州正在打造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的中心城市,到2025年,市區常住人口、經濟總量占全市比重“雙過半”。蘇州還要布局現代化、智能化的筋絡。信息傳輸,5G、車聯網、北斗導航等,讓智慧城市盡在掌握。
在蘇州高鐵新城的蘇州北站,附近10公里區域內的重要站點和地鐵站之間,都會有類似記者見到的這種無人駕駛小巴進行接駁工作。
根據無人駕駛的規定,每輛小巴的駕駛艙里都配備有一名安全員,不過,這名安全員并不負責駕駛。有了傳感器作為眼睛和耳朵、算法作為大腦,無人駕駛小巴就可以實現自動駕駛,對候車、加塞、“鬼探頭”等特殊情況也都能應對自如。
而乘客在行駛途中也可以通過屏幕看到自動避開的車輛、行人以及建筑等。
輕舟智航市場經理龍燦告訴記者,該款小巴是全國唯一一款在公開道路進行常態化運營的無人小巴。目前,常態化運營的無人公交的線路已有兩條,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運營范圍,新增至4條線路,讓更多市民享受到自動駕駛技術所帶來的便利。
作為全國第一個開通無人駕駛公交車的城市,蘇州布局的公交、地鐵、巴士聯運的公共城市交通網可謂格外聰明,它不僅實現了5G信號、北斗衛星信號的覆蓋,還配備了車路協同傳感設備,給車輛提供了智慧保障。
都說民以食為天,城市宜居與否,能不能吃得好也十分重要。在蘇州,哪家店的貨物最全,哪家菜場的菜便宜又好吃,一款即將上線的“惠姑蘇”APP就能告訴你答案。
通過手機APP,記者注意到,附近養蠶里市集63號攤位的白蘿卜售價僅為一塊錢一斤。來到對應攤位,記者不僅找到了一元一斤的白蘿卜,所有新鮮蔬菜的價格也能在價目表上一目了然。
蘇州名城匯鄰廣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韋華杰介紹,去年,養蠶里市場進行了改造,并引入智慧農貿系統。通過一塊觸摸大屏,市民就能明明白白地了解到每一家商戶、菜價、菜品溯源以及農殘檢驗等信息。
據了解,“惠姑蘇”APP包含109項各類服務事項,不僅通過一個平臺就能登錄,還可串聯起“蘇周到”平臺,織起一張掌上政務網。在蘇州,這樣的智慧生活,正讓百姓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十四五”期間,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是蘇州對所有市民最樸素的承諾,依托優質的醫療、教育資源,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共同營造起一個有溫度的幸福家園。
暢想“十四五”群聊
Q奔跑的干飯人:我是“新蘇州人”,最關注的,就是蘇州的房價了。
A這是必須的。蘇州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切實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特別關注新市民住房需求,健全基本住房體系。
Q花開有聲:如今我們最關注的就是健康,蘇州的醫療水平能不能進一步提升呢?
A蘇州要補齊醫療衛生資源短板,推進婦女保健、急救、疾控等衛生機構重點項目建設,打造“健康中國”典范城市。